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基于国际经验的高校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研究(2)

时间:2013-09-26 15:42 点击:
长期以来,我国对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。一幕幕悲剧的背后,实质上就是高校对生命教育的漠视。基于此,积极借鉴国外生命教育的有益经验,努力探索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 (一)生命教育要
 
  长期以来,我国对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。一幕幕悲剧的背后,实质上就是高校对生命教育的漠视。基于此,积极借鉴国外生命教育的有益经验,努力探索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 
  (一)生命教育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
 
  国外生命教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政府从上而下的强力推动。近年来,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中一些突出问题的显现,生命教育逐渐被重视。2010年7月,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正式提出:“重视安全教育、生命教育、国防教育、可持续发展教育”,生命教育首次被写进国家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尽管“生命教育”已被写入教育发展规划纲要,但各学校基本上还是处于盲目探索的阶段,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指导和财力保障,而这就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发挥更积极的作用。一方面,建立大学生命教育的国家课程体系标准。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、教学任务、教学方式、教学评价等予以明确规定,指导各高校按照规定开展好生命教育,并且强化监督和考核,将生命教育实施效果纳入高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。另一方面,加大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经费投入。从经费上切实保障生命教育教材的编写、课程资源的积累、师资队伍的培训、实践基地的建设等工作顺利开展。在此基础上,政府还要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联结和纽带功能,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,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创造条件、搭建平台。
 
  (二)生命教育要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
 
  1.优化课程设置,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课程建设的范畴
 
  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,是发达国家的又一条重要经验。因此,高校应该积极树立生命教育的意识,优化课程设置,为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,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,使学生在掌握生命知识的基础上,理解生命及其意义,学会欣赏生命、体验生命、尊重生命。同时,生命教育要把选修和必修课程、显性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,采取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方式,让生命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。
 
  2.创新教学方式,不断增强生命教育的感染力
 
 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,要坚持以学生为本,彰显时代特色。而要做到这些,必须创新教学方式,把生命教育与学生的内心需求结合起来,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,使生命教育更加贴近学生、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。尤其是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,将人文精神融入生命教育中,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新兴媒介,帮助学生摆脱生命困顿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敬畏生命,珍爱生命,领悟生命的价值。
 
  3.创建生命教育的心理咨询平台,把生命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
 
  生命教育需要做体验式、互动式的教学,很多学校的设施还比较欠缺,心理咨询服务无法正常开展。因此,要提供开展生命教育必需的教学设施、教学工具和活动场地,搭建生命教育的心理咨询平台,把心理咨询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,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。
 
  (三)生命教育要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
 
  一项关于生命教育的调查显示,89.3%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,比如极度失望、极度愤怒、极度孤独等,但仅有8%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。可见,生命教育的实施任重道远。加强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发挥高校各部门的协同作用,特别是德育教师、心理辅导教师以及辅导员应该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领航员。
 
  第一,德育教师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,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,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,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,提高适应能力,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,树立正确的生命观,使学生善待生命、完善人格、健康成长。
 
  第二,心理辅导教师要建立生命教育工作坊等专业化平台服务于同学,做好心理普测和筛选,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,及时进行干预,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生命价值教育,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。在此基础上,心理辅导教师还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、方法与途径,开展专门研究,编写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生命教育教材,并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参加国内外各种研讨会和交流会,寻求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。
 
  第三,辅导员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,走进学生的心灵,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。尤其要开展好以安全教育、挫折教育、逆境教育、感恩教育、人际交往教育为主的生命教育,帮助学生多渠道地增强对生命真谛的理解,学会认知、学会交往、学会做人,成为自立、自主、自强、自新的新型大学生。全员育人氛围的形成,将会成为推动生命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。
 
  (四)生命教育要依托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
 
  从目前生命教育的研究来看,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,而实践层面很少涉及,实践操作性不强,严重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。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,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创新能力,也渴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,适应社会。因此,高校要精心组织好各类社会实践活动,为大学生提供生命教育体验的实践平台。
 
  第一,以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生命教育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,在实践中学会做人、学会做事,掌握生命知识,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。
 
  第二,以社会实践基地活动为依托开展生命教育,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、革命纪念馆、名人故居等社会实践基地去参观学习,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欣赏生命,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。
 
  第三,以各类主题活动为依托开展生命教育,充分利用团日活动、党支部活动、五四活动月、雷锋活动月等主题活动,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,关心他人,热爱生命,培养强烈的生命责任感,体味生命的快乐。
 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